从做这一作品前很久我开始反思我们的民族审美问题,在转型期的社会中,我们浮躁过,我们崇洋媚外过,我们学习雷锋过,我们排斥过裸体艺术,我们被西方腐朽思想“毒害”过,文化广场的裸男雕塑只是一推铜,他不是人,他只是一个文化符号。我们的艺术教育是100年前的艺术教育,民众对行为和装置类艺术理解的只是裸体和自残,我们的舆论是否应该检讨,我们的教科书是否应该改革......
我们面对的问题一堆又一堆。

大裤衩计划
中西审美的区域碰撞

撰文/ 王兴洮        摄影/ 宋铁彪

记得当年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李鸿章大人当年出洋考察,第一次看到国外裸女的雕塑,这位大人羞得是面红耳赤,这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去考证,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中西审美差别问题。中国式审美中从未把裸体当成美,这一点从我们有史以来记载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可以得到考证。在中国,裸体从来都是与性相关的,这一原则一直植根于中国人DNA中,从古至今从未改变,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主流审美意识。
2009年5月份我开始了大裤衩计划的初期规划,原因是我去吉大医院去看望亲戚,出来之后去文化广场散步,我再次看到这尊熟悉的雕塑作品,作为长春的一个地标性艺术品他屹立多年了,以至于我们已经对“他”麻木了,之后我翻看了一些老新闻关于当年树立这尊雕塑的时候的一些声音。反对的有,支持的也有,但是无论谁的反对,这尊雕塑还是被立在了文化广场上,作为公共艺术品来说,西方的经验是要争取公众意见,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行政式作风,这尊在没有争取任何民众支持与投票下的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官方的解释是这尊雕塑是象征长春人如何云云,但是观众的理解还是一个裸体,老一些的人对这件作品十分排斥,以至于后来这件雕塑的外号有“大流氓”、“大光腚”、“铁蛋”等等,这样在5月份我开始思考对这个作品作一次装置类的现成品艺术行为,偶发的灵感是通过一个遮羞布来从新审视和激活我们受众已经麻木的神经,之后我做了测量和设计,期间还找了我的一些做服装设计的朋友来给我设计和裁剪这个裤衩,但是由于超大的尺寸,他们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最后我们自己画图设计制作了这个腰围两米一的巨型裤衩,因为雕塑不像我们人可以抬腿穿上,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在两边做了拉链,这样可以保证能正常穿上。
“大裤衩计划”这一作品诞生开始就争议不断,《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城市晚报》、吉林卫视、长春电视台、交通之声等等吉林省内媒体都做了大量的报道,国内的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都做了相关的转载,这一点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也更加强化了这个作品的影响力。之后很多朋友问我这个作品的意思是什么,我想人类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员,每个人有固定的思想,当思想膨胀之后就想人要排泄,思想也要排泄,每个人的评论都是思想的排泄,包括我的这个作品,同样是我的思想排泄,我尊重每一个观众的评论,因为这是观者思想体现,有人过激,有人平和,民众的参与性这也就是这件作品的意义。通过民众对作品的反馈和思考,来重新审视中西方审美的差异。

 

原文发表于《吉林画报》

 

大马设计:www.damabrand.cn